★量力而行才能自在 我們的生活不外乎三件事:一件是自己的事,就是自己能安排的事情;一件是別人的事,就是別人主導的事情;一件是老天爺的事,就是人為能力範圍以外的事情。 人的煩惱往往來自忘了自己的事,愛管別人的的,擔心老天爺的事。要輕鬆自在不難,只要管好自己的事,少管別人的事,不操心老天爺的事!
老穆是來自川西的工匠,已在札嘎寺很長一段時間了。他為人古道熱腸,總幫著大家辦些大大小小的事情。有次閒談,老穆深有感觸地對我說道:「幫忙別人,真的很累!為了給別人幫忙,我連自己的事情都耽誤了,可別人的事情還是沒有做好。」我告訴他:「解決自己問題,才能幫別人做更好,不要強迫自己做為難的事,就沒那麼多煩惱了。」 熱心幫助別人是每個人都應該做的好事,但不是說什麼事情我們都能夠使上力。超出自己能力範圍的勉強作為,不但結果往往適得其反,自己也可能會身心俱疲。不要因一時之喜而輕易承諾,也不要刻意標榜自己出眾的能力,否則善意的幫助很可能會變成一種個人的炫耀,致使起初的心意與最終的結果無法相符。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處世方法,無論是方抑或是圓,幫助別人也要緊弛有度。先管好自己,做好自己能做的事,再去幫助別人。但對於那些人為無法辦到的事情,還是交給老天爺好了。誰也不能主宰誰的世界,總有一個門檻是我們跨不過去的,與其一頭撞在門楣上,還不如不要費心跨過,樂得清閒呢! 人生最美麗的風景,是內心的淡定從容。世人都期待得到別人的認可,可是到了最後就會明白,生活是自己的,在沒做好自己的前提下,去幫助別人,於人於己都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行為。
★別做低頭走路的人 對於生活,我們往往是在度過,往往將最美好的願望寄予終極。彷彿最美好的風景只在彼岸,而此岸只是一種過渡,因此我們對沿途的風景常常忽視。 其實,生命中絕大部分的風景都是在途中。活著是為了經歷,經歷就是修行。也許一路是平凡的、瑣碎的、漫長的,要學會安於途中。
「只顧低頭走路的人領略不到沿途的風光。生命不在於結果,而在於歷程! 」 生活當中,很多人總把所有的期望都寄託於最終的那一刻,企盼著那個恢宏壯麗、波瀾壯闊的結果到來,彷彿生活的意義就是踏上彼岸,而之前的過程都盡可以漠視。 如果所有的目光都盯著那個「結果」,就會忽略了通往結果的「旅程」。活著不是為了得到或者失去,更不是為了成功或者失敗,而是為了體驗這個過程,欣賞這個過程。過程與結果,一個是要走的路、所選擇的方向,一個是最終的目標,只有路走對了,方向選對了,認定了,走好了,才是最重要的。 就好像登山一樣,你選擇哪條路線,決定了進程的長短與快慢,終點無論如何還是要抵達。登頂固然可喜,但最美麗的風景不一定真的在頂端,途中的鳥語花香、蟲鳴草吟、風雨艱辛,更值得品味。 不注重經歷的人,就算到了彼岸也會忘記沿途的風光,不能為生命增色。 安於過程,潛心體會。相對於結果的輝煌或黯淡,追求的過程才是放入心思的修行。 ~以上資料摘自《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》加措仁波切◎著 人類智庫【人類文化】出版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