提燈籠、猜燈謎 帶著孩子慶元宵!
動手DIY∼爸媽的懷舊燈籠
還記得嗎?兒時的奶粉罐燈籠和色紙燈籠,是許多爸媽童年時期,動手DIY的得意創作!想和孩子分享你童年元宵節的點點滴滴嗎?快帶著孩子一同動手DIY,設計一個簡單又可愛的懷舊紙燈籠吧!
準備材料:紙杯、紅色美術紙、金色膠帶、雙面膠、提燈手把  
和孩子說一個∼燈謎的故事
從前,有一位非常有錢的胡財主,他只喜歡和有錢人來往,不喜歡窮人。有一天,有兩個人來到他家門口,第一位穿著華麗衣服的叫李才,才說要借錢,胡財主馬上就拿給他。第二位穿著又破又爛的叫王少,已經三天沒吃飯,才想跟胡財主要飯吃,沒想到還沒開口就被大罵:「臭乞丐,穿得這麼破爛,快走開!」
被趕走的王少很生氣,決定捉弄一下胡財主。
到了元宵節這天,家家戶戶都掛上花燈、提著花燈。王少也用紙紮了一個又大又漂亮的花燈,還在上面提了一首詩:「頭兒尖尖,眼睛長在屁股上,不會看人只會認衣裳。」大家看到花燈上的詩,都哈哈大笑。
胡財主知道後,氣得跑來找王少,破口大罵:「你竟敢罵我!太過份了!」王少回說:「胡財主,你想太多了,我寫的是燈謎啊!」胡財主說:「你胡說!」王少呵呵笑的說:「我這燈謎的謎底是『針』,你想想看……答案對不對啊?」周圍的人聽了以後哈哈大笑。胡財主一聽,馬上臉紅脖子粗,尷尬離開。
從此每年的元宵節,大家都會學王少把謎語寫在花燈上,讓別人來猜燈謎。一直到今天,元宵節除了吃元宵、提花燈,還可以猜有趣的燈謎!
幸福團圓吃元宵 ……詳全文

本文出自《學前教育數位雜誌》
2016年2月號【封面故事】啟動社會情緒力 從家開始 農曆年是家族接觸最頻繁的一段時間,如何在難得的長假中,因為親友相聚而感受到團圓的愉悅,讓孩子也在新的一年,學習到與長輩、同齡孩子或年幼孩子互動的方法,建立起「心」關係呢?這個月我們將探討如何透過爸媽的真心投入,讓家中小小孩也能在節慶準備、說唱歌謠和吉祥話、玩桌遊以及設計家庭樹等互動中,培養出社會情緒能力,讓社交指數加值。
|